2025 年湖南省一号文件以 “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、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” 为主题,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,提出六大核心任务与 30 条具体举措,展现了湖南以改革创新破解 “三农” 发展瓶颈的战略定力。以下从政策逻辑、核心突破与实践路径三个维度展开解读:

一、政策逻辑:守底线、强动能、促融合的系统布局

文件以 “千万工程” 经验为方法论,以 “五千工程” 为实践载体,构建 “守底线、强动能、促融合” 的政策框架:

1、守牢两条底线

确保粮食安全(全年粮食面积 7140 万亩以上、产量 616 亿斤左右),巩固脱贫攻坚成果(稳定脱贫劳动力就业 232.5 万人以上),体现 “国之大者” 的政治担当。

2、激活三大动能

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(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 年整省试点)、创新投融资机制(推广畜禽活体抵押融资)、完善人才培育体系(定向培养农技特岗人员),破解 “地、钱、人” 要素瓶颈。

3、推进城乡融合

“和美湘村” 建设为抓手,统筹县域城乡规划(提质改造农村公路 3000 公里)、提升公共服务(建设 300 所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)、治理生态环境(完成 800 个行政村污水治理),缩小城乡发展差距。

二、核心突破:四大创新亮点引领乡村变革

1、粮食产能提升机制创新

实施 “双十工程”:藏粮于地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(新建改造 300 万亩)、耕地质量保护(推广镉低积累水稻 300 万亩);藏粮于技推进农业设施化(集中育秧设施 1800 万平方米)、生产机械化(主要粮油作物增密种植覆盖率 60% 以上),打造更高水平 “洞庭粮仓”。通过集中育秧规避气象灾害风险,推广合理密植技术提升单产,推动稻谷亩产提高 2-3 公斤,大豆、油菜亩产提高 1-3 公斤。

2、农民增收路径创新

提出 “四个高于” 目标:省际边界脱贫县市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当地 GDP、城镇居民收入、全省农村居民收入及周边省份相邻县市收入。具体通过稳定务工收入(新增转移就业 40 万人)、挖掘产业潜力(发展茶叶、南竹等 “土字号” 特色产业)、拓展财产性收入(探索宅基地出租入股)等多维度发力。例如,力争就业帮扶车间达到 7000 家,带动 7 万脱贫人口就近就业,同时发展庭院经济、民宿经济等新业态。

3、乡村治理模式创新

构建 “党建引领 + 数字赋能 + 文化铸魂” 治理体系:深化片组邻 “三长制”,清理整合基层政务应用程序根治 “指尖上的形式主义”;培育 “村 BA”、村厨大赛等群众性活动弘扬文明乡风,同步整治高额彩礼、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。通过 “湘妹子能量家园” 等平台倡导文明新风,加强宗祠规范管理与殡葬改革,建设农村科普阵地。

4、要素保障制度创新

在土地改革上,建立汛旱并防与耕地置换协同机制,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;在金融创新上,扩大农户信用贷款投放,推动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稳健发展;在人才引育上,实施 “定向评价、定向使用” 基层职称评聘制度,柔性引进农业科技人才。例如,单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额度提高至 200 万元,预计撬动 600 亿元金融资本投入农业农村。

三、实践路径:从政策设计到落地生根的关键抓手

1、产业振兴:打造 “百链千亿” 产业集群

实施绿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业倍增计划,建立 “一县一特” 延链补链机制。例如,推广柑橘标准园套种大豆 100 万亩,发展稻稻油、稻再油等种植模式,扩面提质油茶林 50 万亩以上,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。同时,推动湘菜原料本地化,依托 11.8 万家湘菜门店带动农产品销售。

2、生态振兴:推进农业绿色转型

深入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,推广秸秆综合利用、畜禽粪污资源化等技术。例如,完成 800 个行政村污水治理,基本消除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,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及水生生物栖息地修复。在受污染耕地治理上,以品种替代为重点推进安全利用,确保安全利用率达 93% 以上。

3、组织振兴:强化基层治理效能

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培育储备三年行动,选优配强村 “两委” 班子。例如,深化 “三长制” 工作,推进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,逐步实现省市级选派比例分别不低于 30% 和 20%。同时,建立乡镇履职事项清单,清理整合政务应用程序,为基层减负赋能。

4、城乡融合:建设宜居宜业 “和美湘村”

统筹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,提质改造农村公路 3000 公里,加强农村自来水标准化管护,推动农民从 “有水喝” 向 “喝好水” 转变。在人居环境整治上,探索农户改厕奖补模式,完善垃圾分类收运体系,建设 200 个省级美丽乡村重点村。

四、战略价值: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 “湖南样本”

2025 年湖南一号文件既是施工图,也是动员令。全省需以 “洞庭粮仓” 建设为根基,以深化改革为动力,在粮食安全、农民增收、生态治理等关键领域精准发力。例如,通过 “双十工程” 提升粮食产能,以 “四个高于” 目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,用 “和美湘村” 建设重塑乡村风貌。文件强调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、投融资机制创新、人才培育体系完善等举措,为破解 “三农” 发展共性难题提供了实践方案,有望为全国乡村振兴贡献 “湖南智慧”。

 

点赞(346)
返回
顶部